第二百零九章 玉帝封神安仙子 大禹治水问应龙(1/2)

玉帝封神安仙子大禹治水问应龙

瑶姬见了女娲娘娘圣像,连忙率领子女,伏地拜倒,恭声应“是”,并感谢娘娘救助大恩。

娘娘又朝杨昭和杨戬说道:“你兄弟拜得名师,求得法宝,乃是难得机缘,便要珍惜。如今人间治水贤人已经出世,将行大事,尔等当遵师命,顺天应人,其积累功德,也不枉师门长辈一番苦心!”

二兄弟知道娘娘话之意,都拜谢娘娘指点!

娘娘又朝杨婵说道:“杨婵,你已大功告成,得偿心愿,可将宝莲灯还我!”杨婵拜谢娘娘,将宝莲灯奉上,娘娘收了,乃回宫而去。

不久之后,玉帝果然下旨,赦免瑶姬一家罪过,并封瑶姬为云华仙子,封杨婵为三圣母。杨昭、杨戬,因是圣人门徒,暂时未封神职。

但不论如何封赏,玉帝先前所为,到底是冷了瑶姬一家之心。瑶姬与杨婵虽然受了封号,但都不上天庭,就居住洪荒名山之,护佑一方生灵。其瑶姬居巫山,故后世称其为巫山神女。杨婵居华山,又称华岳三娘娘。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有楚襄王梦会巫山神女之说,一番,极旖旎。实因楚襄王乃是杨天佑转世,瑶姬与其梦相见,以完夫妻缘分。

杨昭见杨戬无有兵器,乃欲将开山斧借与他使用,杨戬说道:“此乃火云宫圣皇所赐法宝,岂能私相授受?何况我习八玄功,持斧也不合手!”杨昭一想有理,也便罢了。

于是二兄弟相携去了洪荒,从此斩恶惩奸,降妖除魔,只等治水贤人行事之时,便去相助。

却说鲧窃天帝息壤,被杀于羽山,化为飞熊,尸身三年未腐。玉虚宫元始天尊知道此事,虽恼他胆大包天,自作主张,但见他执念不消,折而不挠,仍有可教之处,乃命广成子道:“你且去羽山,以雌雄剑之雌剑将鲧尸身剖开,必有异状!”广成子乃领命而去。

却原来鲧虽身死,但他治水未果,执念难消,灵识未去道轮回,就留尸身之孕育。但独阴不生,独阳不长,终究不得阴阳造化之气,难以成形。

元始天尊赐广成子之雌雄剑,也是两条黄龙所化。广成子以雌剑剖开鲧腹,瞬间阴阳和合,有黄龙腾空,高声长吟,声震四野。鲧腹之,遂诞一婴儿,即鲧之子,其名为禹,后来亦称大禹。

大禹生而神灵,聪慧无双,长成之后,关心姓疾苦,分其食,赠其衣,解其难,济其苦,而自己辛勤劳作,手足胼胝。于是贤德之名,逐渐广传于人族。

此时尧帝早将人皇之位传与舜帝,舜帝感生灵苦难,亦一直寻找治水之人。他听说了大禹的事迹,又听说了大禹的来历,感叹道:“治水之功,非禹莫属矣!”于是命大禹继鲧行治水之事。

大禹领命之后,率益与后稷,翻山越岭,淌河过川,视察河道,询问姓。或问道:“天下水患,何处为重?”有姓答道:“东南为重!”大禹乃道:“既是如此,我便先去水患重之处探询一番,或有所得!”

大禹来到东南,果见此地雨水连绵不绝,洪灾泛滥,胜别处,乃向当地民众问其故。有人告知他道:“此处山泽之,有一位大能,名唤应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曾助轩辕黄帝战蚩尤,乃是上古妖圣。应龙御水之术,无人可比,他行功之时,水汽蒸腾,铺天盖地。此地格外多雨,洪水泛滥,多为此故也。”

大禹恍然道:“原来如此!应龙既曾追随黄帝陛下,想必也是功德之仙,应当体恤生灵,通达情理。我当亲往劝之,请他移居北方!”

于是来到应龙修行之处,求见应龙。

应龙自从独居东南之后,性情有些孤僻,见一凡人前来,喝道:“你一凡夫俗子,到此扰我修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不快快退下!”

大禹见对方不太好说话,当下也不亢不卑说道:“仙凡虽异,道德同尊。你既为高仙,便该修高德,为何不体天道,总此兴云作雨,引洪涝大灾,祸害一方生灵?”

应龙怒道:“大胆!无知孺子,怎知我神通奥妙!”其实他本性属水,一身神通,全御水之功上,兴云作雨,实所难免。只是当着大禹一个凡夫俗子,根本不屑解释。

大禹也有恼怒,喝道:“我闻你也是得道高仙,曾助轩辕黄帝治世,如今一见,却原来是只顾一己之私,不体生灵之苦!须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威赫赫,如雷如狱!你若一意孤行,视生灵如草芥,冤孽缠身,只怕到时天威之下,你也为劫灰矣!”

应龙闻言大怒,喝道:“凡夫俗子,也敢冒犯!若不吃点苦头,也不知道敬畏我的神通!”说罢,将手一指,一道水箭,朝大禹激射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