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内斗(1/2)
当哥舒翰被唐玄宗任命为潼关总指挥,坐拥二十万大军之时,权力的天平便开始倾斜。此时此刻,他已经站在了杨国忠的对立面,曾经的战友如今却成为了敌人。杨国忠对哥舒翰的忌惮和防范之心也与日俱增。
尤其是在哥舒翰因为个人因素借助张明转世的李隆基之威,毅然决然地处死了安思顺之后,杨国忠心中的恐惧更是如潮水般汹涌。此外,当时朝廷上下普遍认为,正是杨国忠的傲慢专横、肆意妄为,才点燃了安禄山叛乱的导火索。许多朝臣对他恨之入骨,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驻守潼关的王思礼竟然向哥舒翰提了一个愚蠢至极的主意,他妄图以清君侧的名义率精锐之师回西京长安把杨国忠斩杀了,这样一来,安禄山就失去了进兵的借口。但哥舒翰可没有老糊涂,他深知,如果按照王思礼的主意行事,那么造反的就不是安禄山,而是他哥舒翰了。
哥舒翰虽然否决了王思礼的意见,但这个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为了防备哥舒翰,他向张明转世的李隆基进言,称西京长安空虚,应当招募三千士兵于宫中训练,并招募万人屯于灞上,交由他的心腹杜乾运统领。
这批军队名义上是朝廷的后备军,防御安禄山的叛军,实际上却是杨国忠为防备哥舒翰率军斩杀自己而准备的。身经百战的哥舒翰,对杨国忠的做法洞若观火,他也疑心杨国忠要对他不利,同时上书张明转世的李隆基,要求把灞上的军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用来加强防御安禄山叛军的力量,只有保住潼关才能保住西京长安。
张明转世的李隆基自然清楚,潼关是西京长安的咽喉,只有守住潼关,才能保卫西京长安。他立刻同意了哥舒翰的建议。随后哥舒翰又找了一个借口,以商讨军情为理由,将杜乾运召至潼关给杀了。从此,杨国忠与哥舒翰的矛盾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哥舒翰轻而易举地破解了杨国忠布下的陷阱,铲除了杨国忠的心腹,这让杨国忠惶恐不安。为了抗衡哥舒翰的势力,杨国忠心生一计,决定拉拢反贼安禄山。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也只有安禄山有实力与哥舒翰一决高下。计上心来后,他便不断劝说张明转世的李隆基,让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的叛军决一死战,将哥舒翰逼入绝境,从而借刀杀人,实现以敌制敌的阴谋。
在平叛战略上,哥舒翰与高仙芝、封常清不谋而合。他们料定,安禄山叛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困难,只能速战速决。此外,潼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只要坚守不出,就能够守住西京长安。
从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五月底,大唐军队踞守潼关天险,坚如磐石,安禄山叛军望而却步,难以寸进。安禄山对此郁闷至极,进退维谷,双方僵持不下。
张明转世的李隆基求胜心切,急于收复东都洛阳,一雪失去东都洛阳的耻辱。在杨国忠的煽动下,对于杨国忠的建议也十分赞同。大唐战神郭子仪的朔方军南下,对安禄山的叛军形成合围的态势、安禄山也不愿看到战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战争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到了大唐帝国。
安禄山起兵之后,其军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般,锐不可当!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大唐帝国。然而,经过半年的激烈战斗,战局开始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大唐政府军在黄河以北地区屡次战胜敌人,不断收复失去的领土。与此同时,沦陷区的人民也勇敢地站起来,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安禄山的命运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点。他最得力的部下史思明竟然被困在了范阳,无法继续向南推进。更糟糕的是,范阳与洛阳之间的通道已被彻底封锁,这让安禄山的叛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他们就像一群被困在牢笼中的猛兽,虽然凶猛无比,但却无处施展自己的力量。
对于安禄山而言,当前的形势显然极为不利。如果他选择出兵援助河北,就意味着要放弃东都这一重要据点;若是转而进攻长安,又不得不顾忌潼关天险的阻碍;而留守洛阳,则让他这个所谓的“大燕国皇帝”感到极度不安,仿佛自己的头颅随时都可能不保。
在如此艰难的抉择面前,安禄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自己和叛军的生死存亡,但无论怎样取舍,似乎都难以避免风险和损失。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安禄山必须权衡利弊,迅速做出决断,否则等待他的将是灭顶之灾。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有人向他进献了一条妙计——调虎离山之计。哥舒翰一直坚守潼关,不肯出兵,如果能让他离开潼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没过多久,李隆基便收到了这样一封密报:据说驻守在陕郡的燕将崔乾佑手下兵力不足四千人,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戒备十分松懈,简直不堪一击。
当这个烟幕弹抛出时,哥舒翰心里很清楚,这无疑是个骗局,是安禄山调虎离山的阴谋诡计。然而,李隆基却不这么想,他果断下令哥舒翰立刻出关,进军陕郡,其战略目标就是要收复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