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宇外空间(1/2)
“二段分离,放出卫星。”
随着卫星成功进入轨道,开始调整位置准备建立联系。
“走吧。”这里没他们什么事了,张明阳带着七号准备离开。
“张总督察,您等一下。”航天部的人拦住了他:“张总督察,这卫星的调试工作还需要几天时间,还要麻烦您的部门给我们做几天保障工作。”
“没问题。”张明阳让七号负责这件事,“你留一部分骨干继续呆在这里,配合航天部的同志。”
“好。”
走出安全堡,二人抬头望去,火箭的尾痕穿过空洞,犹如一只箭射穿了标靶。
“终于成功了!”欣喜之余,张明阳也提醒七号,让他在接下来的几天一定要配合好,卫星虽然上了轨道,可后期的测试更加重要。
走下台阶来到山下,小周开着车子停在二人面前,“一号,你这是要回去?”张明阳点了点头,“我得回去看看,基地的事不比这边少不比这边急,临走前我把骨干都调出来,基地的工作交给那帮二把刀我还真不放心。”
七号明白张明阳的思虑,“那你放心回吧,这边交给我,有什么情况我随时联系你。”
“好。”
坐进车,张明阳挥了挥手让小周回基地。
“首长,汪秘书怎么办?咱们还叫他么?”张明阳想了一想,还让汪秘书留在这里帮七号,基地的事应该也不多,他自己能够处理,“不用了,咱俩回去就行。”
“是。”
驶离营区,张明阳回头看了一眼,“小周,我的电脑带上了么?”
“带了。”小周将副驾驶上的书包拿给张明阳,“您的东西都在里面,您看看有没有少什么?”
拉开拉链,书包里有张明阳的电脑和随身用品,他带来营地的东西都在,“没少,只要电脑没丢就行。”
拿出电脑,张明阳打开插入u盘,他按照上次七号交给的方法进行面部扫描,里面的文件弹了出来,他上次只大体扫了一眼里面的内容,趁现在有时间得好好看一下。
u盘里按照技术类别分了五个部分,生物、科技、天文、能源,以及一个地理。
“地理?”看到这个分类,他上次没注意,怎么会有地理?
点开地理文件夹,里面只有一份文件,上面写着“宇外空间。”
“嘿!宇外空间?”怎么新人对这个也有研究?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张明阳还以为是仙侠小说里的空间裂缝。
打开文件,里面有一份文档,打开第一眼,张明阳就觉得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看过?
宙外空间。所有的物件+事件---时间、空间、质量的总合以外的形式,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总合。
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
根据相对论,信息的传播速度有限,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发生宇宙膨胀的情况下,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区域中我们将只能收到一小部分区域的信息,其他部分的信息将永远无法传播到我们的区域。可以被我们观测到的时空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见宇宙”或“我们的宇宙”。
宇宙大约是由49的普通物质、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
一种广为认可的宇宙演化理论。其要点是,宇宙是从温度和密度都极高的状态中由一次“大爆炸”产生的。时间至少发生在100亿年前。
其中两个假设:第一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能正确描述宇宙物质的引力作用的广义相对论;第二是所谓宇宙学原理,即宇宙中的观测者所看到的事物既同观测的方向无关也同所处的位置无关。
这个原理只适用于宇宙的大尺度上,而它也意味着宇宙是无边的。因此,宇宙的大爆炸源不是发生在空间的某一点,而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整个空间内。
有这两个假设,就能计算出宇宙从某一确定时间起始的历史,而在此之前,何种物理规律在起作用至今还不清楚。宇宙从那时起迅速膨胀,使密度和温度从原来极高的状态降下来,紧接着,预示质子衰变的一些过程也使物质的数量远超过反物质,如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样。
许多基本粒子在这一阶段也可能出现。过了几秒钟,宇宙温度就降低到能形成某些原子核。这一理论还预言能形成一定数量的氢、氦和锂的核素,丰度同今天所看到的一致。
大约再过100万年后,宇宙进一步冷却,开始形成原子,而充满宇宙中的辐射则在宇宙空间自由传播。这种辐射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看到这,张明阳想起来了,他在那本书里见过,好像是倒数第五页,讲的是“未来域外下的竞争”,不过书里讲的比较细,张明阳当时看的时候还以为是科幻小说,没想到新人真的在研究。
他继续往下看,是一套理论设想。
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但后来又认为这是宇宙学红移,而非多普勒红移。在宇宙学红移中,光波的波长是在传播过程中随空间的膨胀而发生变化的。光谱线的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是137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点诞生的,从那里诞生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从而由物质小微粒聚集成大团的物质,最终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在大爆炸发生前,宇宙中没有物质,没有能量,甚至没有生命。
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没有开端。它只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便是宇宙创生与毁灭并再创生的过程。
后面还配有理论依据。
大爆炸理论虽然并不成熟,但是仍然是主流的宇宙形成理论的关键就在于目前有一些证据支持大爆炸理论。
红位移从地球的任何方向看去,遥远的星系都在离开我们而去,故可以推出宇宙在膨胀,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哈勃定律就是一个关于星系之间相互远离速度和距离的确定的关系式。仍然是说明宇宙的运动和膨胀。
v=hxd其中,v是远离速度;h是哈勃常数,为50;d是星系距离。1pc=326百万光年。
氢与氦的丰存度,由模型预测出氢占25,氦占75,已经由试验证实。
微量元素的丰存度对这些微量元素,在模型中所推测的丰存度与实测的相同。
3k的宇宙背景辐射根据大爆炸学说,宇宙因膨胀而冷却,现今的宇宙中仍然应该存在当时产生的辐射余烬,1965年,3k的背景辐射被测得。
背景辐射的微量不均匀证明宇宙最初的状态并不均匀。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质量极大,体积极小,温度极高的点,然后这个点发生了爆炸,随着体积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至今,宇宙中还有大爆炸初期残留的称为“宇宙背景辐射”的宇宙射线。
最后又一段是写的是宇宙辐射。
γ射线。一般来说,核爆炸的杀伤力量由四个因素构成: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沾染和贯穿辐射。其中贯穿辐射则主要由强γ射线和中子流组成。由此可见,核爆炸本身就是一个γ射线光源。通过结构的巧妙设计,可以缩小核爆炸的其他硬杀伤因素,使爆炸的能量主要以γ射线的形式释放,并尽可能地延长γ射线的作用时间,这种核弹就是γ射线弹。
贯穿辐射。与其他核武器相比,γ射线的威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γ射线的能量大。由于γ射线的波长非常短,频率高,因此具有非常大的能量。
高能量的γ射线对人体的破坏作用相当大,当人体受到γ射线的辐射剂量达到200-600雷姆时,人体造血器官如骨髓将遭到损坏,白血球严重地减少,内出血、头发脱落,在两个月内死亡的概率为0-80;当辐射剂量为600-1000雷姆时,在两个月内死亡的概率为80-100;当辐射剂量为1000-1500雷姆时,人体肠胃系统将遭破坏,发生腹泻、发烧、内分泌失调,在两周内死亡概率几乎为100;当辐射剂量为5000雷姆以上时,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破坏,发生痉挛、震颤、失调、嗜眠,在两天内死亡的概率为100。
二是γ射线的穿透本领极强。γ射线是一种杀人武器,它比中子弹的威力大得多。中子弹是以中子流作为攻击的手段,但是中子的产额较少,只占核爆炸放出能量的很小一部分,所以杀伤范围只有500-700米,一般作为战术武器来使用。γ射线的杀伤范围,可以达到方圆100万平方公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