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赈灾(1/2)
“本王不想听你说这些,本王要听的是现在该怎么办,怎么办!!”赵元俨几乎是吼出声来。
他可是太祖的血脉,在一名太监的面前,在一个后辈手里,低下了自己头,他何时受过这等屈辱?
中年人嘴唇哆嗦着,想了半天:”王爷,我们都猜错了,官家是铁了心要将天下交给铁喜了,如今……如今之际,我们除了服软,没有别的办法,我觉得……我们应该主动去结交东宫,让东宫的那位知道,我们没有和他对抗的意思,无论如何,至少先把禁足解除了……”
赵元俨听完之后,脸皮又抽搐了好几下,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忽然想到了马宝义说的话,问道:“本王问你,本王拿出了那么多银两,为什么那些百姓还是不肯将地卖给本王,你们不是说本王给的价钱是市价的一倍吗,他们就那么舍不得土地?”
“都是,都是他们不识好歹,贪得无厌……”
“本王,要听实话,实话你懂吗,这里问完你,本王就会让人去查,如果与你所言不符,本王,上面是今年关于桂州府那里赈灾情况,眉头紧皱。
张爱一直在旁边守着,太子殿下已经看了半个时辰了。
看到桂州府那边官仓开放,大批的粮食都通过铁路运送到了灾地,铁喜微微松了口气。
可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百姓们虽然不至于饿死,可是整个大宋的粮价出事了,尤其是桂州本地的粮价,可以说是一日翻升一倍。
铁路这东西有好有坏。
好处肉眼可见,没什么好多提的了,坏处是,朝廷稍微动一下,各地就知道哪里肯定受灾了。
受灾了就要赈灾,赈灾就需要粮食,买粮食需要银钱。
商家想要趁此赚钱,百姓们也会因为商家突然提高粮价导致出现恐慌,进而导致除了粮食外,一切商品的价格都不断往上涨。
关键是,这件事还没有先例可以参照。
以前可没有一地受灾,没过七天,整个大宋境内都知道了,然后发生连锁反应,出现这一幕。
铁喜叹了口气,他知道,这种恐慌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而是有延续性的。
官府虽然尽量控制了,但无济于事,这也证明大宋官府在百姓心中没什么信任可言。
铁喜对此也没什么办法,这片大地上的百姓一直都是这样,王朝换了一波又一波,他们永远都是靠自己的双手从土里刨食吃,至于朝堂里坐着的是谁,对他们而言并无什么区别。
付子婴跟王志忠二人,已经做的已经很好了。
铁喜对他们没什么不满意,只是觉得还能做的更多。
“付大人他们三人什么时候到。”铁喜放下官文,看了一眼张爱。
”殿下,已经催过了,付大人离皇城较远,估计会慢上一些,算算时间,王大人跟尉迟大人应该已经到了。”
铁喜点了点头。
王志忠,尉迟江晚住在金陵河旁边,可付子婴却住的很远,赵祯曾说要赐给付子婴一处宅邸,却被付子婴拒绝,所以每天能按时参加朝会,只是因为付子婴要比其他人出发的更早,这种临时召见,就没什么办法了。
宫门外,寒风中,尉迟江晚,王志忠二人低头候着。
王志忠虽然冷的想要打摆子,但身为辅臣的尊严让他巍然不动的矗立在寒风中,即便是身体每一处关节都在嘶吼,依然不动如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