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企在大宋的可能性(1/2)
东京哈密商会是一年前由一群在东京的哈密商人联合组建起来的,与寻常的商会没什么区别,成立的时候铁喜还代表哈密国出席了仪式。
这些年,商会每年给他的分红从未断过,如今商会遇到问题,他自然有义务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交给尉迟文。
尉迟文痛苦的发现,让铁喜和铁心源交流太多真不是一件好事情,当前者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都有老爹兜底后,人本能的惰性就出现了。
啃老不是一种好现象,但有老可啃也从另一个方向证明了老子的能力。
尉迟文让自己模仿铁心源的思考模式去思考这件事时,就更痛苦了,因为他发现铁心源或许在享受这种感觉。
人是有极限的,当一个人意识到他已经到达自己的顶峰后,很自然的就会为自己的后代思考。
儿子的磕磕绊绊,儿子无能为力,在老子眼里就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为儿子解决麻烦,也就成了他后半生的奋斗方向。
老鹰将后代推下悬崖,是因为幼鸟不学会飞行就会饿死,如果有数之不尽的食物,它们还会这么做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
铁喜就是那只幼鸟,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他的想法里,将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做,反而是一种上位者的智慧。
但他忘了,他现在还不是上位者,他需要经历这些事情积累经验,才能在未来遇到事情后,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学习铁心源的思考模式,是一种神化的过程。
尉迟文觉得自己已经不像人了,因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很轻易的将自己从这件事摘出来,用衡被任命为湖州通判,他才22岁,就算他很有能力,用不了几年就能升迁到更高的位置,然后呢?
还能继续升吗?
上面的人没退下来,他怎么升?
升上去了以后,又能在那个位置上干几十年,后面的新人又该怎么办?
铁喜提出的办法让他耳目一新。
谁说官员不能当商人?
或者说,另外开拓出一套商官体系,与正常的官员体系并行,却两不相交,大宋现在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赵祯轻轻拍着赵喜的手,叹息一声问道。
自从那日在曹皇后身上发现牵手的妙处后,他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种表达亲近的方式,不仅仅对自己的家人,对待朝中重臣也一样,后者立刻会感激涕零,恨不得为皇家身死当场。
很简单的举动却能带来这么大的效果,赵祯对自己发觉这一点的时间如此之晚觉得特别遗憾,要早一点发觉,年轻的时候说不定能少挨点包拯他们的唾沫星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