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医生的身份(1/2)
现如今的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医生小题大做的现象,有时候患者只是一点小毛病,吃些药,甚至不吃药也能自己慢慢好起来,但是医生为了创收,就会给病人开一堆吃了没有害处但是也没什么太大疗效的药,又或者原本普通便宜的国产要就能治好的病,医生故意开昂贵但是效果并不会好多少的进口药,因为这些进口药给的回扣高。
住院部的水就更深了,凡是需要住院的病人,都是病情比较严重了的,这种情况下,也许一个耽误就会丢了性命,所以从来都是先付押金,然后任由医生决定怎么治疗,用什么药品,患者以及家属选择的余地很小。等到手术结束,结算清单又是第二天才给,病人当天根本就不知奥花了多少钱。
等第二天发现除了押金扣完,还欠了不少钱的时候,要也用了,耗材也用了,再说也来不及了,总不能推回手术室再把之前用掉的东西重新取出来吧?就算能取,再动一次手术还是得收钱。而且刚动完手术肯定是需要一个恢复期的,这时候要是不交钱,医生不负责后续的治疗,患者怎么办?可能没死在手术台上,反倒死在了术后反应里。龚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病人和家属能怎么办?只能交钱啊。然后安慰自己一句,命要紧,钱还可以挣。
钱确实还可以挣,但是有多少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就因为一个人得了病,直接倾家荡产的?一病回到解放前,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啊,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调侃,穷人连个病都没有资格生。
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能完全责怪医生。归根到底,还是历史遗留问题。要知道,医学生本来就要比一般的本科生多读一年书,毕业后还要去医院当免费劳工,有些不光没钱,还得给医院交学费。就算最后成功留院,还有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低,没奖金。过了试用期,还得轮转,之后还得规培等,一个医生从上大学开始,到真正能开始挣钱,中间差不多得十来年的功夫,这中间得投入多少时间、精力、金钱?
可是就算成功地成为了一名临床医生,也不是说就能挣大钱了,医生的工资也只能说是还可以,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只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已。真正能挣到大钱的,是那些有名望的大主任、大专家,随随便便出个飞刀就好几万,出去讲个课就几千上完,去参加个会议就会有医药代表好吃好喝地供着,还给辛苦费。到了这个程度,那才是轻轻松松挣大钱。
但是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医生又有多少呢?绝大部分的医生也就只能靠那些固定工资以及一些奖金过日子而已。
这投入和产出实在是有些不太平衡,难免的,有些医生就会心里不平衡。
老子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临床,难道就是为了这么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吗?
这些医生就会开始想办法捞钱。
其实也不用他们想办法捞钱,只要他们有要钱的想法,稍微表露出来一点,自然就会有大批的医药代表如同闻见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
开一盒药给多少个点的辛苦费,拉个处方又给多少辛苦费,出去为厂家站个台,讲个课给多少车马费,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给多少车马费,这些零零总总算起来,绝对是工资的好几倍。
可是,这些钱又是哪里来的呢?医疗企业也不是做慈善的,有付出就是想要有回报,他们给医生钱,就是希望医生在给患者开处方的时候,多用自家的产品。越是利润高的产品,给到医生的钱自然也就越多了。
医生要钱,医疗企业也要钱,中间的代理商也要钱,这些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患者身上来啊!
这条利益链条上,有着太多的人,牵一发而动全身!
于是,看病难、看病贵就成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所以,年轻医生只是稍微提了一句,叶子夜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简单来说,龚林确实是摔伤了,骨头也有骨折的情况,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医生说得那么严重,并没有达到要动手术的地步,只要自己回家慢慢养,也是能好的。可是他的主治医生张志兵却为了多挣钱,小题大做,将龚林的情况说得更加严重,诱导他住院手术。
其实,如果张志兵真的好好给龚林做手术,这事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动了手术,好得会快一些,也能减少一些隐患。
可是,问题在于,张志兵在手术过程中,可能是为了省事,也可能是为了省下耗材,总之,他明面上说是给龚林动手术,实际上只是进行了切开和缝合而已,完全就就是走了个流程,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对龚林的骨折进行任何的处理,基本上可以说就是骗钱了。
“也就是说,虽然龚林是死于气性坏疽导致的多脏器衰竭,但是如果没有张志兵动的这个多此一举的手术,可能龚林根本就不会死!是这个意思吧?”叶子夜问道。
年轻医生一边收拾器具,一边淡淡地说道:“我只是把我解剖后观察到的情况告知你,至于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那是你的事情,我不发表任何的建议。”
对于年轻医生的说法,叶子夜表示理解。
这个年轻医生怎么说也是市一院的人,算起来也是张志兵的同事,不适合在背后说张志兵的坏话,特别是在张志兵都已经死了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