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回 前朝旧手书(1/2)

好书推荐:

第一百六十二回

科举是前朝的旧制了。因其具有选拔人才不拘泥于出身的特点,李唐就沿袭了下来。

贞观时的科举分为了常科与制科两种。

常科的科目十分繁多。基本上只要做学问,就会在科举考场上找到与之相应的科目。可以说科举是把网罗人才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常科中的秀才一科要求很高,录入率迟迟不能与其他科持平。因此坊间都将中了秀才科的人捧得很高;而进士和明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于是报考的人也渐渐地扎堆了,就成了热门的科举名目。

考生的主要是来源于生徒和乡贡。

要想在千军万马之中,走出一条功名路来。不仅要靠自己的过人才学,还要得到王公官卿的举荐。

于是春闱前后,长安城内的各个国公府大门,总是被络绎不绝的访客挤得水泄不通。

秦英想到眼前这人虽然反应比较缓慢,好在是个肯勤用功的,在经试的前两个月大概就没怎么睡足过时辰,她不禁就弯了弯眼睛。

如七被她的眼神看得相当不自在,像小鸡啄米般低下头道:“不是说太子殿下病况不佳,还是快去查书吧。”他实在不习惯秦英这样似笑非笑地注视自己,却还一言不发。

听他提起这一茬,秦英瞬间收起戏谑神色。她正了正有些歪斜的衣襟,轻咳一声就率先走到他身前去了。

掌管书库的是两个兼任弘文馆学士的老者。他们都身着黄褐色的官服,各个面相都是端庄严肃的,一看就很让人升起敬畏之意。

秦英上前递交了自己的鱼符,拜道:“小辈秦英见过两位大人。”

两个人依次拿了鱼符。端详上面的字迹。其中一个人摸着胡子思索一会儿道:“是在东宫左春坊的药藏局里做事的秦英?”

“小的正是。”秦英再次拱手拜道。心里则有些疑惑,为何那人见到刻了“翰林院待诏”字样的鱼符,却能猜到她在东宫做事呢。

他笑吟吟地把鱼符递给了秦英,道:“令狐大学士某天在弘文馆说过你的事迹。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关心朝中事,长大了必能有一番作为啊。”

右春坊的右庶子大人是令狐德莱。他同时任着弘文馆学士的职位。右春坊不忙的时候,他就会到弘文馆探视一下,那里编修史书的具体情况。

秦英并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到别人这样说。不过她感觉十分的刺耳。

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方外之人。既然已经远离世间种种牵挂。她就算进了十丈红尘,也是极为短暂的时间,总是不能将余生埋没在这宫墙之内的。

秦英勉强地扯着嘴角笑了笑。重新把鱼符装入锦袋戴好。

另一个老者伸手,把秦英和如七引到了书库的大门,用几把钥匙打开了重重关闭的木门,他微微弓着腰道:“午时三刻就会闭库。你可选择看完或者借阅。若要借书回去,需到外厅写份申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