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三章 准备动手(1/2)

“这整顿吏治可不是一个小文章啊!”

康熙面对着手下的几个臣僚,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此刻,他们这一群人不是在上书房里,也不是紫禁城,而是在海淀的畅春园,康熙这座地处北就城郊的离宫里面。

自从结束了登基五十年的庆贺之后,康熙就从紫禁城搬到了这里。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紫禁城虽然看上去雄伟壮丽,可这座宏伟的宫殿实际上并不适合居住。宫殿大多是巨大的木制结构,很容易着火,进而发生火灾,虽然高大的宫墙能够阻挡火灾的蔓延,可是,却也阻挡了空气的流通,使得气流不畅。他已经老了,住在那里不舒服,所以,干脆,就搬到了气候宜人的畅春园。

“皇上,这篇文章虽大,虽难,可是,纸笔既然已经铺开,无论如何,都得写上一篇才是!”

能被康熙叫来商议整顿吏治这么一件大事的人并没有很多。身为皇帝,登基主掌朝廷这么多年,经历的大事也那么多,没有人会比康熙更加明白人多嘴杂是什么样的情形了。虽说有句话叫做“人心齐,泰山移”。可是,康熙却明白,官员聚集的越多,只会是鬼胎越多,往往很难真正做成什么大事。“齐心”这两个字,在官场上来说,永远都只是奢侈的代名词。所以,康熙这一次召集来的,只是那么几个人。而这个发言的官员,就是较为年轻一代官员中的代表人物,施世纶。

“没错。皇上,朝廷的吏治再不整顿,如果放到以后,恐怕就越加难以整治了呀。”坐在施世纶旁边的就是施世纶原先在户部的搭档,在不久前已经调到刑部担任侍郎的尤明堂。

“衡臣啊,你觉得呢?”康熙又向素有朝堂,不是那么好写的。一旦下笔,就必须坚持下去。一旦中途停下来,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前功尽弃。而康熙如今已经年近六旬,还不知道能在皇位上再呆多少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康熙驾崩之前,有很大的可能是完不成这一篇大作的。所以,为了使得这件事能继续下去,这个主持人,也极有可能就会是康熙的继承人,下一任的皇帝。这么一个人选,以他张廷玉的聪明,自然是打死也不能说出来的。何况,到目前为止,他真的是想不到哪一个皇子比较合适。而刚才反对老四出面主持此事,则是因为他十分明白康熙的心思。以那位雍郡王的性子,虽然是此次整顿吏治的事情的提议者,却绝无可能独挑大梁,毕竟,安徽的那次就是前车之鉴。无论是康熙还是谁人,都不会放心放出这么一个猛人。

“看来,朕这一回要多费一番脑筋了!”康熙自然知道张廷玉的顾虑,所以只是笑了笑,没有再朝继续追问。不过,他也有些苦恼。因为,跟张廷玉一样,自从那三个儿子各自离开北京城之后,他的日子虽然过得舒心了许多,却也陷入了寻找接班人的困局。寻常的家庭找不出一个能继承门庭的都要为难几分,何况他还是个皇帝。

“……”

没有谁再说话。

在座的人都知道,自己这一次被康熙叫来,有很大的可能是充做此次整顿吏治的主力的。对此,无论是张廷玉,还是施世纶和尤明堂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张廷玉是经历的多了,施世纶和尤明堂也是有过了清理亏空的经验,所以都是处之泰然。可是,三人之外却还有一个赵申乔。

“这到底叫什么事儿?”

赵申乔偷眼看着身边几个正在沉思的人,暗暗嘀咕道。他被康熙从江苏布政使的任上调来京城,没多久就当上都察院的一把手左都御使,本还挺兴奋的。今天又受到康熙召见,更是喜得不知道该当如何是好。还以为是自己从马德那片乌云下面冲出来之后,红日当头,马上就要再次平步青云,说不定过几年连上书房大臣都有机会了……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那份心思。他才刚来没多久呀!可却被拉过来一起议事,而且议的还是整顿吏治这么一个敏感的话题——他有这么受康熙宠信么?事实上,他跟这位皇帝根本就不熟的呀!自打考上了进士见过一回之后,他就一直在外地做官,几十年里,加上近些日子跟康熙见过面的次数,恐怕还不够十指之数!……他当然知道,如果能加入进来,并且一起把这件整顿吏治的大事做好,他肯定会得到康熙的赞赏,并且官运亨通,可是,他更加知道,官场险恶!尤其是他自己就不是什么清廉的人,虽然这些年在马德的强力监察下,包括他在内的江南三省官员很少敢做出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可是,很少并不代表没有。那江南道御使张楷不还察出了三十多个人吗?只不过他做的那些事情还不至于让马德把他给轰下布政使的位子罢了。而且,在马德担任江南总督以前呢?他不照样有劣迹?他才不信如果那些官员被逼急了还会放着他的这些劣迹当作没看见。

“要不要推荐三爷来主持此事?”

赵申乔胡思乱想了一阵儿之后,又暗暗想道。虽然现在阿哥们的党争随着老大胤褆,老二胤礽和老八胤禩的纷纷出局已经有些消失的迹象,可是,身为三阿哥礼郡王胤祉的门人,赵申乔却十分清楚,留在京城的阿哥们依然在暗地里较着劲儿。胤祉也曾派人去联络过他……毕竟,“正大光明”匾下面的那个座位是那么的吸引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