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内阁弟子(1/1)

好书推荐:

忙碌,事情很多。 很多时候江辰索性就住在宫里帮凤九悠调教十一位内阁大臣。 甚至遇到三个书呆子,脑子不懂得变换,索性直接被江辰给换掉了。 都换成了自己的学生。 张居正,杨荣,陆贞! 一群京城读书人在岭南城的培训学习结束。 按照江辰的意思,这些人分配到大乾各地开展新学。 以他们为基础,再传授更多人新学的内容。 这些人,以王阳明为首。 这位大弟子没让江辰失望,脑子转圈极快,不愧是前世的大思想家。 受江辰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开导,现在心学更加完整。 江辰对他委以重任,负责大乾帝国的新学传播,顺道把他的心学也融入进去。 杨荣张居正陆贞三人则被江辰调到京城直接进入内阁。 这三人在前世历史中都是响当当的政治人物,现在正好成全他们。 相比其他内阁大臣,他们年轻,敢想,敢干。 在新学的影响下,接受事务的能力更强。 尤其是,听话! 尊师重道这点他们做的很好。 有三人的加入,江辰凤九悠对内阁的掌控性会更好。 江辰亲自在内阁待了几日带他们。 不得不说,天赋没得说。 井然有序。 步入正轨。 没有特殊大事情,凤九悠一天不露头几乎都是可以的。 趁着这个大好机会,在江辰的建议下,早朝从每日,变成了隔一日。 如此也能给凤九悠和朝臣们一个睡懒觉的机会。 一开始还有大臣反对,担心影响朝政。 江辰灵机一动,在宫门口设置一名特派官员,专门在休朝日接待有重要事情需要面圣禀告的官员。 奏折也都可以继续上奏。 如此一来,哪怕有急事也可以第一时间奏报。 那些反对的大臣这才闭上嘴。 相比之下,其他大臣巴不得如此。 谁不想睡个懒觉…… 脑子有病才反对。 短短两个月,江辰在京城忙碌的不行。 大乾各地的土地改革也热火朝天。 徐璐全国各地跑。 四大将军得到江辰的命令,全力辅助。 各地的总督,地方官,不利的直接处置。 贪污的,就地格杀! 如此燎原之势,也让利益受到侵害的土豪士绅官僚大地主们极度不满。 一些偏远之地甚至还出现了小型叛乱。 但在大乾帝国正规军面前,直接就是纸糊的一般。 全部血腥镇压! 一时间,各地土豪士绅官僚人心惶惶。 杀多了,其他人也就老实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普通老百姓。 有地可耕了。 而且朝廷给的承诺是前三年不收苛捐杂税。 到第四年才开始收税。 而且税的总量只有之前的一半左右。 这更让普通小老百姓激动,对朝廷是感恩戴德。 蒸蒸日上,整个大乾帝国的发展都极为不错。 各地都在努力中。 脱贫指日可待,致富稍微有点难度,这个江辰也没办法,时代的局限性。 终于,在京城待了这么久,江辰准备返回岭南了。 很多事情都等着他呢。 凤九悠满眼不舍。 江辰只好答应多回来探望。 同时还留下两艘战船,一百名影卫和神机营护卫,随时可以去岭南找他。 此刻已然到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 “这也太冷了!” 江辰带着众女和柳氏乘坐马车赶往京城外的码头,在车厢内都冷得不行。 江辰透过窗户打量。 漫天飞雪,道路结冰,河道上都有了冰冻。 道路上的人都冻的瑟瑟发抖。 用江辰的直观感受,起码在零下十度! 柳氏感慨。 “这天,又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 江辰皱眉。 他先前虽然吩咐过煤炭的使用,但能否合理利用,江辰觉得还是要好好嘱咐下。 一个不慎一氧化碳中毒,那就是悲剧了。 没耽搁,江辰立刻画了一张壁炉的设计图,留一个长长的烟筒可以将烟雾排放出去。 东西画好立刻交给一名影卫让他火速赶回京城交给凤九悠安排。 煤炭在这个年代并不贵,数量不少。 只要点燃起来,温度就有了。 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冷暖问题。 从码头乘坐小型战船赶往临江城,直到进入他的超级战舰内,空调开启,江辰等人才终于感觉到温暖的存在。 “若是战舰可以直接开到京城就好了!”杨岚感慨。 “还是这里舒服!” 江辰舒服的躺在大沙发上。 这超级战舰内配置的都是前世现代化的东西,空调自然是必备的存在。 大冷天的吹上热空调,那叫一个舒坦。 在这种里面躺着,最远的路都不是事。 三日后,江辰等人终于返回岭南。 相比京城的冰天雪地,这里要暖和太多,还一副春秋的情景。 棉衣都不需要。 依旧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几人大喜,人也格外有精神。 得知江辰返回,于谦立刻赶来迎接。 这次江辰前后走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岭南城在他的治理下发展的更好了。 海边码头都井然有序很多。 王府的武大杨洪等人也都赶来,一脸欣喜。 “王爷,王妃,妇人!” 众人打招呼,虽然江辰和众女都不是这岭南城的本地人,居住的时间也不是太久,但早已习惯了岭南的生活。 京城反而不习惯。 “还在咱们岭南好!”舞阳轻笑道。 江辰同样很喜欢。 “走,回家!” 浩浩荡荡,众人回复,一路上大量岭南百姓对江辰等人行礼问好,都很和善。 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新的,漂亮的。 道路,房屋。 甚至全城百姓的面貌都焕然一新。 这是京城怎么都比不了的。 江辰很欣慰,也更喜欢这里。 一路走,于谦一路给江辰介绍眼下岭南城的发展。 近三个月,岭南城发展的更好了,人口又增加不少。 周围的土司部族,城外的普通百姓,更远处活不下去的百姓,都纷纷朝岭南城涌来。 甚至还有大乾府邸的百姓过来不愿意离去的。 现在的岭南城门口,每日人来人往,热闹的不行。 大量岭南货物也在有条不紊的运输到大乾各地。 一派繁荣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