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密林鏖战(1/2)
宁良出了朱府的门,一路打听朱家铁匠的去向,循迹而去。
不是他想要多管闲事,只是内心的某些执念作祟——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虽然如今的朝廷是篡了他父皇的赵宋,但他还是忍不住管这件“闲事”。
前世“杨家将”的故事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了——包括契丹和北宋的“澶渊之盟”……
骨子里,宁良不允许,也不愿意看到这些惨剧的发生。
穿越后这些年,宁良听过见过太多百姓的惨状。打仗,苦的永远是百姓。如果放任这些铁匠被契丹人掳走,不知道能帮契丹人造多少兵器出来,又不知道会有多少华夏的兵士和百姓,倒在契丹人的箭镞和刀刃之下!
郃阳城北,密林。
宁良见到了重伤倒地的王五。朱老爷子的三封信,其中一封就是给他的。
一见到宁良,王五顾不上自己的重伤,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宁良忙上前查看伤势,只见王五小腹一处极深的刀伤,因为刚才的挣扎,正汩汩地往外冒血。
“你别动,我给你止血。”说着宁良掏出银针朝着王五腹部伤口周边几处穴位刺去,暂时封住了血脉。
王五再次挣扎着想要说话,一用力鲜血再次涌了出来。
宁良忙示意其先别开口,先喂其服下几粒丹药,宁良扶着王五靠着大树坐下,“别着急,慢慢说。”
“是……是李三,他……他原来一直是……一直是契丹的奸细。”
“他……说……说老爷没死,并且……并且老爷有命令,让……让我们出城去见……见他。“
“我也知道老爷……没死,所以我也没有多想,便……便跟着一起过来了。老爷在信中只……只交代要防范朱福,没……没提说……说李三也是……也是坏人……”
“我们走……走到这里,忽然窜出来大约有二十多人,面色不善……我见形势不对,想……想要逃走,便……便……”
宁良从王五断断续续的话中听出个大概,忙示意其别再说话,“好了好了,你先在此休息,我去追他们!”
说完,不等王五反应,直奔北而去。
带着那么多人,李三他们走不了多远。而且他们人数众多,地上和密林中的植物上,都留下了不少的蛛丝马迹。宁良相信很快,自己就能追上这些人。
一道身影在郃阳城北的密林中快速北行,不时因为衣服和道旁的树枝摩擦而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一幕似曾相识,正如宁良此前夜半下华山时一样。只是那次是紧张中带着几分激动和期许,而这次,除了紧张,更多的深深的担忧。
身体十五岁,灵魂却已经是成年人的思维。
考虑的事情更多,顾及的方面更多。
其实他和前世的自己又有什么变化呢?依旧心地良善,见不得不平事。如果说有,恐怕只能说是多了更多的责任感和担当。前世也有,只是前世的他过于普通,能力有限,考虑得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生活琐事。而如今,他开始有更多的精力关心起身边的人和事情,甚至是家国天下。
也就一刻钟的时间,宁良便追上了那些人。
潜伏在密林间,宁良望着那二十多名负责押送的武士以及那六七十名铁匠,当然,还有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李三。那二十多名武士,身着黑衣,各个目露精光,手轻轻按在刀柄上,显然都是久经战阵的高手,警惕,但从容不迫。而且最关键的,从这些武士的队形来看,显然配合娴熟,颇有章法。
而宁良有些奇怪的是,不见那离去的朱福及他手下的护院们的踪迹。
宁良有些头疼,追上是追上了,如何将这些铁匠们解救出来才是最关键的。以他的能力,如果和那些武士缠斗,最多可以苦撑半刻钟不到——而这点时间,恐怕不能支撑到那些铁匠们跑多远。
不能再等了,走的越远,救出这些铁匠的希望越小。
此刻,宁良只能寄希望于前去报官的白福敬。一来白福敬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官府不会无故不重视;二来契丹奸细在朱家杀人并且掳走十几名铁匠这样的大案,官府应该也不敢怠慢——况且,如果成功救回铁匠,当地县令一定能立大功一件。
宁良动了。
身子飞出去的同时,三枚银针先发而至,直奔离他最近的五名武士的要穴而去。
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以银针为暗器,他最多瞬息可发三枚,而教他这门功夫的那位师兄,最多可发五枚。
“快跑!”宁良一声大喝。
铁匠们愣了一下神,终于是反应过来,躁动了片刻,便有人呼啸一声,带头奔南逃去。这些铁匠们本来对李三的话深信不疑,又有王五佐证,便跟着他一路出了城。出城之后到了林子,忽然窜出二十多人,各个手握利刃,王五心有疑惑,便质问起李三,谁料李三二话不说,掏出匕首直接捅了王五。
王五伤重倒地,不知生死。铁匠们虽然平日里都是抡大锤的主,有着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但是面对明晃晃的刀刃,还是心生惧意,只能乖乖进了林子北行。
如今见有人出面相救,有人带头逃跑,这才呼啸而逃。
有队尾的武士持刀向逃跑的铁匠们砍去,转瞬间便有两名铁匠被砍倒在地。有胆大的,大吼一声冲上去要夺那武士的刀。
那武士也是一愣,显然没有料到这些原本顺从的铁匠竟然有人敢反抗。就在他一愣神的功夫,那铁匠竟已经扑上来,靠蛮力死死抓住武士的手,想要夺取他的横刀,一时间竟然僵持不下。
有其他铁匠见他们僵持,纷纷过来帮忙,掐脖子的、扣眼珠子的、用牙咬的……那武士吃痛惨叫一声,手中的刀竟是生生被法,但声势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