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起云涌(1/2)
显德六年夏,皇帝郭荣薨,庙号世宗。
六月甲午日,四皇子宗训于世宗灵柩前即皇帝位,尊符皇后为太后。
封五弟宗让为曹王,为避皇帝讳,改名熙让。
封六弟宗谨为纪王,改名熙谨。
封七弟宗诲为蕲王,改名熙诲。
唐朝亡于军阀割据。诸多的节度使没能起到“拱卫边防”的作用,反而成为了王朝的催命符。
而大周虽然也延续了节度使制度,但自太祖皇帝郭威起,便尤其重视中央禁军的建设,后经世宗皇帝郭荣的改革,点选兵员,招募强人,升级装备,使得大周禁军成为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其后更是挑选武艺超群的充任殿前侍卫﹐是为殿前军,是为精锐中的精锐。
如今这支殿前军的最高指挥官,殿前都点检,正是赵匡胤。
大周显德六年秋,汴梁。
二世为人的宁良,先帝五子宗让,如今改名熙让的曹王殿下,正在策划着一场逃亡。
母亲早逝,皇帝老爹驾崩,七岁的哥哥做了皇帝,小姨后母做了太后,临朝听政。如今小熙让的身边,除了几个平时常培自己讲故事的太监宫女,没有几个可以信赖的人了。而深知大难将至的他,不愿意坐以待毙。赵匡胤迟早要黄袍加身,这天下迟早要改朝换代。
从太监的口中得知,赵匡胤被加封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军权在握;老臣范质为为开府仪同三司,也就是正宰相;自己的老师王溥做了右仆射,也就是副宰相;自己的师父韩通,因为得罪了军权在握的赵匡胤,被赵匡胤一道奏疏参其有辱国体,朝廷下旨,迁领郓州,年后上任。
韩通宅邸。
“师父,你早些时候上任吧!顺便把我也带上,我在这汴梁城真的是要闷死了。”说话的正是小曹王熙让。
“殿下又拿老夫开心。”韩通笑道,“殿下以前做皇子的时候,我悄悄把您带出宫来玩,便是冒着滔天大罪。如今又让老夫带殿下去郓州,岂不是要老夫的老命?”
“我不管。师父你就带我去吧,听说郓州那地方的大饼卷大葱特别好吃,配上单县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绝。”
“你这臭小子。”韩通忍不住笑骂一句,“殿下现在封王了,身份更尊贵了,想吃什么没有?怎么老惦记着这些地方上的小吃食?再说了,你是从哪知道这些小吃的?又是哪个太监宫女瞎跟你说的?”
知道郓州便是后世的山东菏泽的熙让,吐了吐舌头,心说差点露馅,听韩通这么说,便也顺杆爬地说道:“对啊,我那王府里有个小太监,老家就是郓州的,老是跟我说他们老家这个好吃,那个好吃,什么曹县烧饼啦、芝麻糖啦、羊肉汤啦什么的,弄得我是馋得不行不行的。好师父,你就带我去吧!”
“不行不行。什么芝麻糖?是蜜饯吧?还有什么烧饼,等我上任了我派人给殿下送。至于羊肉汤,殿下要是想喝,老夫这就让后厨宰羊给殿下熬汤喝。老夫那个厨子,当年在军中时候,你父皇吃了他做的饭可都说好啊!”
一提到先皇,明显韩通的神色便没落起来。英明神武的世宗皇帝,才三十八岁,便英年早逝,留下这还未平定的天下,留下年仅七岁的皇帝,留下自己最喜爱,年仅五岁的的曹王。
看到师父这一变化的曹王熙让神情一凛,正色道:“师父,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会相信我吗?”
“何事?”
“师父先答应我,哪怕不相信,也谁都不要说,好吗?”
“殿下先说。”
“师父先答应我。”
看着熙让的脸上不符合这个年龄的严肃,剑眉星目,恍惚间似乎又让韩通看到了世宗皇帝的轮廓。“好,我答应。”
行伍之人没有过多赘言,说答应了便绝对值得信赖,更何况这人是熙让的师父。
“师父。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会超出您的认知,可能会让您觉得耸人听闻,可能您根本就不相信。但是师父,我说的话,句句属实,您一定要上心啊!”
韩通脸色凝重地点点头,示意熙让说下去。
曹王熙让深吸一口气,脑海中简单过了一遍早已组织了无数遍的话。
“赵匡胤,要造反。”
“大周,会亡。”
“师父您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但是我可以告诉您,很快就会发生。”
“朝廷会派他去打仗,走到一个叫陈桥的地方,他会造反,黄袍加身,然后就当皇帝。”
“师父,如果有战事,您如果能劝朝廷换一个将军领兵,或许能避免这些。但是师父,有些事情,我猜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师父,我必须为将来考虑。所以我希望您可以带我去郓州,我们一起远离这一切。”
“师父,我知道我说的这些太耸人听闻了,您可能根本就不相信,但是我说的都是真的。师父,您一定要相信我。”
一口气说完这些,熙让盯着韩通的眼睛,喘着粗气,等着他的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